为了使钻石能发出耀眼的光彩,人们设计了理想的钻石标准切割面(57-58个切面)。切割比例是指钻石的各个部位相对于钻石腰部直径的比值及主要的切割角度。切割比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钻石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程度以及钻石是否“出火”,因此是评价钻石的重要参数之一。
钻石切工比率
比率是指以腰平均直径为百分之百,其它各部分相对它的百分比。比率是决定钻石切工优劣的最重要的因素,比率恰到好处,钻石璀璨夺目,反之,钻石黯然失色。比率包括钻石各部分相对平均直径的比值,主要有以下八个比值:
台宽比率:冠部台面宽度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冠高比率:冠部高度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腰厚比率:腰部厚度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亭深比率:亭部深度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底尖比率:底尖最大直径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全深比率:冠部台面到底尖的垂直距离相对腰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冠部角比率:冠部主刻面与腰围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亭部角比率:亭部主刻面与腰围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钻石的比率对钻石切工的影响 台面过大对钻石台面的影响:台面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钻石的亮度和火彩,台面偏大,则亮度偏大,而火彩降低;台面偏小,则亮度偏小,而火彩增加。在台宽比为53%时,火彩表现得最完美,但是这种切磨常常是以损失钻石的重量为代价,因此切磨钻石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亭部深度对钻石切工的影响:当亭部深度低于40时,常会产生“鱼眼效应”,即从钻石的台面观察可见到在台面内有一个白色的圆环,环内则为暗视域,象鱼的眼睛一样。当亭部深度在49以上时,从冠部观察,亭部呈暗视域,从而产生“黑底效应”,这两种效果都是钻石切工差的表现,购买时特别注意。
钻石的各个比率值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一粒切割好的钻石,台面宽度过大,就会使冠部高度变小;当冠高和亭深确定时,全深比大,则腰越厚,腰厚的钻石看起来比同重量的钻石显得小,如果腰围小,则腰围尖锐,易造成钻石的破损。
199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托考夫斯基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的反映光彩、光泽,这种切割共包括台面、风筝面、星面、腰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石则无尖底,共有57个面,从而奠定了明亮式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的比率切割,损失的重要最多,因此这只能做为了种参考。
其钻石的切割比例为:平均腰围直径:100%
台面:
冠部高度:
亭部高度:
冠部角度:34度30分
(2)钻石的修饰度
A圆度:指腰部的圆度
B尖点对中:指冠部中心和亭部底尖的对齐程度
C刻面尖点尖锐度:指刻面棱的合拢程度
D同名刻面大小均匀性
E台面和腰部水平面的平行程度